• 首页
  • 20期大小单双倍投计划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产品展示你的位置:20期大小单双倍投计划 > 产品展示 > 朝鲜半岛往事:亲兄弟到底是怎么分家并走到仇敌这一步的?

    朝鲜半岛往事:亲兄弟到底是怎么分家并走到仇敌这一步的?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0:00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    最近朝鲜半岛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,朝鲜跟韩国跟斗牛似的谁也不服谁,眼看着两家又要动手了。

   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,朝鲜战争结束后,中美朝三方签订的是“停战协定”,注意是“停战”,并不是和平条约。最主要的,南韩的李承晚对停战十分不忿,拒绝签字,后来朝鲜一看我签字了是不是显得我比较怂?于是也退出了这个停战协定。

  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朝鲜跟韩国实际上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和敌对状态。

    不过这中间也不是没有过缓和,毕竟是同文同种的亲兄弟,谁也不想就这么僵下去。在2000年的时候,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会晤,签订了《北南联合宣言》,甚至在悉尼奥运会上两国的体育代表团携手入场,让两国民众感动的泪流满面。

    前两年小小金和文在寅关系搞的也不错,两人在三八线握手并携手越过了三八线,一度让全世界看到了两家“相逢一笑泯恩仇”的希望。

    展开剩余94%

    然并卵。由于背景太过复杂,最终两家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。前几天小小金直接发出了朝韩“再也不是同族关系”、而是完全敌对关系这种决绝的表态。

   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,朝鲜半岛的这一对亲兄弟,怎么就反目成仇一分为二了?这段历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?

    更多人焦急的是,这对世纪冤家,到底会不会真的打起来?上世纪的朝鲜战场会不会再次重现?

    咱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根本性的问题。二战后的世界格局,基本都能跟美苏这两个大国扯上关系,或者说的直白点,都跟“美苏争霸”撇不开关系。

    朝鲜半岛的分裂,正是美苏争霸惹的祸。而美国和苏联对朝鲜半岛的影响,也一直持续到现在。

    详细聊聊这一段历史。

    壹分区占领

    对朝鲜两家的关系,最有名的就是那根“三八线”了。正是这根毫无军事价值莫名其妙的一条线,把朝鲜这个国家一分为二,成为了现在的北朝鲜和南朝鲜。

    那这根线是怎么来的?

    1943年的时候,眼看着日本战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,同盟国的几个大佬就开始琢磨战后东亚的安排了。中美英三国就在埃及开罗召开了一个“开罗会议”,本来是叫斯大林一起的,斯大林不愿意跟老蒋坐一块,找了个理由没去。

    蒋委员长由于参加了这次会议,也一跃成为跟罗斯福、丘吉尔并列的三巨头之一,一时风头无两。不过谁都知道他这个巨头位置是被罗斯福硬生生推上去的,不仅丘吉尔和斯大林相当抵触,就连老蒋自己也是虚的够呛,在日记里写道“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,国家之声誉及地位,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,甚恐受虚名之害,能不戒惧乎哉。”

    这次会议上除了商议反攻日本的事之外,还特意讨论了关于朝鲜的安排,提出了战后由中美苏三国对朝鲜进行几年的“国际托管”、然后托管退出由朝鲜自己成立政府的设想。

    之所以提出这个设想,倒也没什么坏心眼,是考虑到朝鲜被日本殖民多年,缺乏自我治理和防御能力,日本战败之后,必然会出现权力真空,导致社会动荡。

    到了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,朝鲜作为中国战区的一部分,罗斯福和斯大林一合计,决定由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同时,也顺便把朝鲜给收复了。

    那问题来了。中国的东北,为啥让苏联人出兵收复?

    之所以让苏联出兵,根本原因是源于蒋委员长带领的国军太拉胯,在1944年小日本穷途末路之际都打出了震惊世界的“豫湘桂大溃败”,眼瞅着国军根本无力打败日军,而罗斯福又不想死美国人,就怂恿斯大林出兵。斯大林出兵当然要有回报,基本上是以损害中国权益为代价的。

    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国耻,咱们聊过多次,就不展开了。

    实际这个过程也比较戏剧化。

   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开的,那会美国还没有研究出原子弹,而日本死鸭子嘴硬坚决不投降,罗斯福这才让苏联人上。不过到了8月份,美国人的原子弹也搞出来了,在8月6日向日本广岛投了第一颗,权当是做实验了,恐怖的威力直接震惊了全世界。

    这时候美国政府就后悔让苏联出兵东北了。道理也不复杂,老子有了这么恐怖的大杀器,我就不信日本人不投降,那还让你苏联人去摘啥桃子?于是就跟苏联政府说出兵东北的事要不先等等?

    苏联这边本来确实在等,不过不是等美国人的原子弹,而是等国民政府答应签署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。毕竟是卖国条约,蒋委员长打心眼里不想签,一直派宋子文和蒋经国跟斯大林谈判。

    不过斯大林一看美国原子弹这威力,就明白再不出兵就等于是过了这村没这店了,啥条约不条约的,生米做成熟饭再说。至于你美国人让我等等,敢情需要我的时候让我去送死,不需要的时候就想一脚踹开,我等你个der啊。

    看下面这个时间段就对斯大林这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。

    8月6日,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投放。

    8月8日,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,宣布从明天零时起苏日进入战争状态。

    8月9日零时,苏联百万红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,迅速进入东北。

    日本人说等等!咱俩不是签了《苏日互不侵犯条约》吗?还有一年才到期呢!苏联人说我等啥?你就是条落水狗,谁打不是打?

    简直是一分钟都不想耽误。还在咬牙硬抗不想签约的蒋委员长,眼看着已经无力回天,只好在8月14日跟苏联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把外蒙和旅大港都给卖了。

    一说起斯大林和蒋介石就有说不完的梗,有点跑题了。言归正传。

    1945年8月,随着苏联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日本关东军,并迅速进入朝鲜一路平推之际,美国有意见了。

    原因无他,这时候美国反共反苏的“麦卡锡主义”已经抬头,冷战开始出现苗头。也就是说,美国对苏联的态度,已经由二战中的盟友转变成了对手。

    眼看着苏联红军马上要占领朝鲜全域,美国有了不能让苏联在朝鲜独大、美国也得占一部分的想法。不过远在菲律宾的美军又不能马上去朝鲜,于是美国政府紧急开会,决定划出一条线,让苏联人停住脚步,界线两边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对日军进行受降。

    那这个界线是怎么定出来的?这事有好几个说法。

    其中一个比较戏剧的说法是,划线的任务交给了陆军部的参谋准将林肯。林肯也不知道这根线从哪划,突然看到办公桌上有一张纽约时报,上面报道苏军进攻朝鲜的新闻,标注了一根北纬38°线,这根线两边的南北面积差不多,林肯灵机一动:一家一半,美国也不吃亏,苏联也容易接受,就这根线了!

    其实界线到底是美国怎么划出来的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美国人随随便便指出的一条线,朝鲜半岛就悲催的被人为分成了两半,一直到今天。

    这时候罗斯福已经去世了,杜鲁门政府就跟苏联提出这个要求:要不,以三八线为界,咱俩一人一半?

    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,斯大林非常爽快的答应了,并退出了三八线以南地区。

    斯大林为啥这么痛快?他主要有两点考虑。

    一个是他打算以苏联在朝鲜的让步,换取美国在日本的让步,把日本的北海道北部让苏联占领。二是斯大林实际上一直对美国比较打怵,毕竟通过二战也完全了解了美国的实力,并不想跟美国闹翻。这个思路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

    斯大林找杜鲁门要北海道,谁知道杜鲁门也是个老狐狸,把球踢给了麦克阿瑟,说日本那旮沓不是我管,你去跟麦克阿瑟谈吧。然后不出意外的得到了麦克阿瑟的果断拒绝,斯大林虽生气但也无可奈何。

    就这样,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,北面由苏联驻军,南面由美国驻军。从事后来看,正是苏联的这次让步,成为了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。

    那朝鲜半岛就这样被分成两个国家了?

    并没有。有一说一,一开始的时候,苏联也好,美国也好,都没有分裂朝鲜半岛的意图。

    贰分歧出现

    1945年12月,美、英、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了外长会谈,沿袭了开罗会议的思路,决定在朝鲜成立“临时政府”,由中美英苏四国共同进行托管,期限为五年,五年后托管退出,把权力交还给朝鲜政府。

    按说想法倒也没啥问题,不过聊到这个由谁来组建这个临时政府的问题时,分歧就出现了。

    这个分歧其实很简单,就是苏美两国都希望朝鲜这个临时政府是亲自己的。

    当时临时政府的首脑,如果按照朝鲜人自己的想法,呼声最大的有两个人,一个是曹晚植,一个是金九。

    至于后来上台的金将军和李总统,一开始根本不在朝鲜民众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
    咱们简单聊聊这几个人的情况。

    曹晚植是朝鲜北部最有名的反日领袖,是个学问人,会英语,还在日本留过学,出任过朝鲜日报社长。一辈子以反抗日本统治为己任,还坐过日本人的大牢。提出“靠朝鲜的东西,过朝鲜的日子”的口号,一辈子只穿朝鲜土布制作的衣裤鞋袜,坚决不用外国东西。

    咱也看出来了,这个理念和印度的甘地非常类似,因此他也被称作“朝鲜甘地”,在朝鲜国内拥有巨大声望。

    至于金九,革命历程就野多了。早年流亡中国,跟老蒋的关系不错,在中国组建了韩国临时政府,一生致力于暴力复国运动,策划了多起针对日本人的刺杀事件。最著名的一次刺杀,是1932年和王亚樵合作,策划了上海虹口公园的刺杀案,把日本上将白川义则给炸死了。

    因此,金九不但在流亡中国的朝鲜人中颇受拥护,在朝鲜国内也声望巨大,被称为“朝鲜国父”。

    不过对于这两个呼声最大的,苏联和美国都没看上。

    苏联一开始倒是打算扶植曹晚植,不过曹晚植和金九一样,是典型的“民族主义者”,要建立的是一个朝鲜人自己说了算的政府,在后来的“反托管运动”中也是锋芒毕露,摇旗呐喊。

    说到这里需要插一句。朝鲜民众对于联合国的“托管方案”并不感冒,一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“反托管运动”,曹晚植、金九都是反托管运动的支持者。

    这就和苏联人的意图背向而驰了。本来被苏联人寄予厚望的曹晚植也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。

    这成了金将军的命运转折点。

    说到金将军,原名叫金成柱,后来改名金日成(据传是他叔叔的名字),从小就跟着他爹搬到吉林安了家,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一直在中国搞抗日游击队。金日成这个名字被朝鲜人所熟知,是因为在1937年金日成带着150来号人潜回朝鲜,袭击了一个叫普天堡的地方。

    说到被朝鲜人大肆宣传的“普天堡大捷”,据说一共打死了两个日本人,一个是日本警察的女儿,另一个是饭店老板,典型的战果不大但是意义非凡的一个事件。由于抢走了一些物资,后来被朝鲜总督府定性为杀人抢劫案。

    金日成一开始在吉林组建了一支游击队,后来加入了东北抗联,跟着杨靖宇混。到1939年的时候,在日本的大力扫荡之下,东北抗联基本全军覆没,剩下的一部分人就转移到了苏联的远东地区,这其中就包括金日成和中国共产党人周保中。

    抗联残军被苏联整编成为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,金日成任第一营营长。

    也就是说,从这时候起,金日成算是跟苏联搭上线了。

    曹晚植既然不行,苏联人就把目光投向了金日成。信仰相同,又跟苏联关系密切,很显然,金日成是非常合适的一个人选。

    眼看着苏联人在物色临时政府的人选,美国人也没闲着,想来想去,他们看上了李承晚。

    李承晚也是朝鲜民族独立的一个斗士,不过和上述几位不同的是,他一直混迹美国,理念是依靠外力解决朝鲜问题,在美国多年,积累了不少的人脉,一度被流亡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任命为全权代表,赴国联进行朝鲜独立自主的交涉。

    由于不在国内,也没有金九、金日成他们这种武装斗争的勇气,李承晚在国内的人气并不高。

    不过这个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是亲美派,美国人看上他了。

    叁矛盾恶化

    随着美国和苏联都想成立一个自己能控制的朝鲜政权,美苏的矛盾开始激化,各自对三八线的封闭越来越紧。

    朝鲜北方是重工业区,南方是产粮区,这一封闭,北方的煤电就没法及时输送到南方,南方的粮食也没法及时运送到北方,导致朝鲜南北方的生活越来越困难。这更激起了朝鲜民众对“托管方案”的反对。

    美苏一看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个头,

    1946年2月份,两家经过多次会谈,决定由美国和苏联各派出五名代表,成立一个“联合委员会”,推进临时政府的组建。

    不过也没啥卵用。根本性的矛盾摆在那里,谁也不想让对方占便宜。现在双方的出发点,已经不是考虑如何让朝鲜民族往好的方向发展,而是考虑如何用朝鲜来制约对方。

    为了让自己支持的政治力量成为朝鲜临时政府的主导力量,双方开始在自己占领区内成立政治机构。

    1946年2月9日,在苏联的支持下,北方成立了以金日成为主席的“朝鲜临时人民政府”。1946年2月14日,在美国的支持下,南方成立了以李承晚为主席的“民主议院”。

    3月20日,美苏成立的“联合委员会”第一次会议在汉城召开,基本开成了一次吵架大会。苏联绝不接受李承晚、金九这些人主导临时政府,美国也绝不接受金日成这些共产党人主导临时政府。

    吵来吵去一直吵到5月份,也没吵出个结果。联合委员会宣布无限期休会。

    会谈的中断,也让朝鲜分裂开始出现了苗头。

    苏联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彻底封锁了三八线。美国也不甘落后,随后也封锁了三八线。这标志着不仅仅是美苏矛盾恶化,

    朝鲜南北方也开始走向对立。

    然后苏联在朝鲜北方把各党派进行整合,成立了以共产党为主导力量的朝鲜劳动党,并开始实行土地改革、工业国有化等改革措施。咱们也看出来了,这是把苏联模式照搬到了朝鲜北方。

    这时候南方的美军不太好受。毕竟美国人搞政治的思路和苏联不一样,还是尝试把主导权交给朝鲜人。南方朝鲜人本来就极其反对“国际托管”,对美国占领军一直不感冒,导致双方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。

    美国人知道再这么跟苏联耗下去会越来越被动。1947年4月,国务卿马歇尔给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致信,建议恢复“联合委员会”的会谈。

    1947年5月21日,联合委员会在汉城重开谈判,决定由朝鲜南北双方的政治团体召开协商会议,让朝鲜人自己决定组建临时政府的人选。

    不过谈到参加协商会议的政党数量,苏联又有异议了,说南方报名了425个团体,北方才38个,明显我吃亏,我不干,必须减少南方的团体数量。

    美国人说要不咱就通过大选组建临时政府,让朝鲜人一人一票投出他们认可的人选。苏联说大选也行,不过要南北双方要按照1:1的比例,不然我更吃亏。

    其实苏联的想法也容易理解,当时朝鲜一共有3千万人口,南方就有2千多万,占了三分之二还多。

    美国人也不同意,说这不合理,每一个适龄朝鲜人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,凭啥限定人数?既然咱俩谈不拢,那咱就召集负责托管的美苏中英四国开会,看看这事到底怎么推进。

    苏联说我呸,你真当我是个大傻子?英国和中国都跟你是一伙的,你这是要三比一群殴我?

    美国一看你苏联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,明摆着是一心要组建一个亲苏临时政府,那就没法谈了,把朝鲜问题提交给联合国讨论吧。

    苏联自然还是反对,因为谁都知道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苏联,联合国决议指定是偏向于美国意见。

    不过反对无效,联合国还是通过了把朝鲜问题列为大会议题的决议。

    1947年11月,在苏联和五个东欧国家拒绝表决的情况下,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成立“联合国临时委员会”的决议,由这个委员会到朝鲜解决朝鲜问题。

    而这个临时委员会由九个国家组成,分别是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中国、萨尔瓦多、法国、印度、菲律宾、叙利亚、乌克兰。

    咱也看出来了,这个临时委员会的成员国,除了乌克兰,基本都是亲美的。

    苏联自然大力反对,并且拒绝临时委员会进入三八线以北。

    在苏联不配合的情况下,临时委员会只能在南方进行调查。在美国的操纵之下,

    联合国通过了美国提案,也就是由临时委员会监督、在朝鲜南方单独进行国民议会代表的选举。

    面对这个在道义上已经不占理的情况,苏联也不打算束手待毙,在1948年4月在朝鲜北方组织了一场由

    全朝鲜政党和团体参加的大会

    ,提议苏美两国同时撤军,让朝鲜在不受外部干涉的情况下进行全朝鲜人民参加的自由选举。

    不得不说,苏联政府做政治工作的手段相当高超。这一招,不但得到了朝鲜南北方的支持,也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

    不过美国也不是傻子,知道玩政治玩不过苏联,也知道李承晚那帮人的水平,如果真同意撤军,朝鲜临时政府大概率是朝鲜劳动党获胜。

    实际上,事态发展到这一步,朝鲜南北分裂的结果,基本也成定局。不过对美国和苏联来说,谁都不想承担分裂朝鲜的责任,都想看谁先憋不住。

    最终还是美国憋不住了。毕竟提议撤军这事已经让苏联抢得了民心,再拖下去估计南方也顶不住了。

    5月10日,朝鲜南方在联合国临时委员会的监督之下进行了单独选举。

    1948年8月15日,“大韩民国政府”正式宣告成立,总统李承晚。

    眼看着美国先沉不住气,苏联也就不客气了。8月25日,朝鲜北方也进行了选举,不过从道义方面高下立判的是,参加北方选举的,既包括北方代表(202名)、又包括南方代表(360名)。

    1948年9月9日,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”宣告成立,内阁首先金日成。

    北方的选举邀请了南方代表参加,按说北方政府更合理一些,不过也没卵用,毕竟联合国还是偏向美国的。1945年12月,联合国宣布承认南方的选举结果,并承认“大韩民国政府”是朝鲜唯一合法政府。

    本来南北方虽说各自成立了政府,但双方都还有意愿和平统一,联合国这么一搞,彻底计划了朝鲜南北矛盾,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复存在。

    朝鲜半岛这个本来统一的国家,从此彻底分裂。

    肆尾声

    写了这么多,咱们也基本了解朝鲜半岛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局面的。

    从这个过程咱们也看出来了,造成朝鲜半岛一分为二悲剧的,就是二战后的两大强权—美国和苏联。

    朝鲜十分无辜的成为了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互相争斗的牺牲品。作为一个小国,它们根本无力改变它们的命运。

    实际上不用说曹晚植、金九这些资深民族主义者了,就算是既得利益者的金日成和李承晚,没有一个人希望朝鲜分裂。不过显而易见的是,在联合国以及美苏的拱火之下,南北双方已经由亲兄弟变成了仇敌,这也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伏笔。

    金九在南北双方各自建国后,还跑去北方找金日成商讨和平统一,后来回南方后被暗杀。原因也不复杂,对南方有些激进的来说,都什么时候来,你还跟北面勾勾搭搭,你不是通敌是什么?

    这事到底是不是受李承晚指使,目前没有证据。不过从杀手安斗熙做了一年牢就被释放来看,李承晚即使没参与,也对暗杀金九这事乐得其成。要说声望,金九可比李承晚高得多了。

    然后1950年6月,就爆发了朝鲜战争。朝鲜战争咱们都知道是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支持之下发动的,不过咱们也别以为李承晚冤,实际上从双方建国之后,南方就在三八线附近不停的挑起事端,天天喊着要战争统一。

    理解了朝鲜半岛的分裂过程,也就理解了金日成和李承晚他们,实际上谁都不想国家分裂。从某个意义上来说,他们都是大国争斗的棋子,而不是棋手。

   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咱们当年百万大军过长江这事了。当时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跟我党谈判,斯大林也给毛主席他们发电报反对渡江,说你们最好划江而治。

    毛主席是谁?能惯他们这些毛病吗?大手一挥,百万红军横渡长江,中国南北完全统一。

    当时我党但凡稍微软弱一丢丢,那咱们今天就是大号的朝鲜半岛。

    所以,咱们后人给毛主席多大的赞美和敬意,一点都不过分。

    最后说几句。肯定很多人好奇,那现在朝鲜跟韩国到底会不会真的打起来?

    按说我作为一个历史博主,基本上不预测时事,容易打脸。不过既然都写这么多了,也就不差最后几句了,厚着脸皮预测一下吧。

    个人认为不会打起来。即使打,也是边境地区的小打小闹。

    其实朝鲜跟韩国的矛盾,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这个坏逼在后面拱火,把朝韩作为在东亚地区的一个火药桶,需要的时候就点点火。

    美国自然希望朝鲜和韩国乱起来,这是牵制中国的一个手段嘛。

    不过韩国跟朝鲜也不是傻叉。三八线离首尔40公里,而朝鲜的炮兵力量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。如果真的开战,几分钟就能让首尔成为一片废墟。

    韩国的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,本身韩军指挥权就是在美国手里。打韩国就等于打美国,美国一下场朝鲜能顶住?

    战争需要有目的。现在对朝韩双方来说,都没有统一对方的想法,那抱着双方毁灭的风险去开战,就为了同归于尽?

    吵吵闹闹正常,同归于尽不至于。

    再说了,如果美国下场,那咱们能袖手旁观?当年的抗美援朝白打了?

    美国也不傻,这么多年过去了,还能再在一个坑里摔倒?为了一个韩国把自己再搭上?

    再说了,如果真到中美撕破脸皮动手了,估计顺手就把小岛也解决了。

    量美国也没这个胆量。

    全文完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Powered by 20期大小单双倍投计划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